杀虫剂喷入耳朵可能引发外耳道炎、鼓膜损伤、听力下降、中毒反应等危害,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处理。
1、外耳道炎杀虫剂刺激外耳道黏膜可能导致红肿疼痛,表现为耳道灼热感或渗液。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避免自行掏挖,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等抗炎治疗。
2、鼓膜损伤化学腐蚀性成分可能穿孔鼓膜,伴随耳鸣或听力骤降。需耳鼻喉科急诊检查,禁用滴耳药物,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预防感染。
3、听力下降神经毒性成分可能损伤内耳毛细胞,导致持续性听力障碍。需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早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
4、中毒反应有机磷类杀虫剂经耳道吸收可能引发头晕、呕吐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彻底清洗并监测胆碱酯酶活性,必要时静脉注射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剂。
接触杀虫剂后应保持患耳朝下避免深入扩散,禁止自行用药,及时就诊完善耳镜及听力检查,后续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