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中学生危害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损伤、心血管风险增加、生长发育受阻和成瘾行为形成,具体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动脉硬化、身高体重滞后及尼古丁依赖。
1、呼吸损伤烟草烟雾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长期吸烟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性咳嗽、痰多,严重者可发展为肺气肿,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布地奈德吸入剂或孟鲁司特钠片。
2、心血管损害尼古丁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能出现运动后心悸胸闷,可通过血管超声检测,治疗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3、发育抑制烟草中的氰化物干扰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骨骼生长和性腺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迟滞、第二性征延迟,需进行骨龄评估,必要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4、成瘾行为青少年大脑奖赏系统对尼古丁更敏感,3周即可形成依赖性,戒断时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联合尼古丁贴剂治疗。
建议学校加强控烟教育,家长需定期检查子女随身物品,发现吸烟迹象应及时进行尿可替宁检测并寻求专业戒断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