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类型,高危因素涉及长期雌激素暴露、肥胖、糖尿病及遗传因素。
1、发病机制雌激素过度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典型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紊乱。
2、高危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风险增加,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携带者发病年龄可提前至40岁前。
3、诊断方法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厚度为首筛手段,诊断性刮宫获取组织病理是金标准,MRI有助于评估肌层浸润深度。
4、治疗策略早期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为主,晚期需联合放化疗,孕激素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特定患者。
建议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及时就诊,控制体重及血糖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