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可能由胎儿窘迫、产道挤压、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肺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药物支持等方式治疗。
1、胎儿窘迫母体妊娠期高血压或胎盘功能异常导致胎儿缺氧,表现为胎心率异常或羊水污染。需立即进行气道清理并给予氧疗,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
2、产道挤压分娩过程中头部受压致呼吸抑制,常见面部青紫及肌张力低下。应迅速擦干保暖并实施触觉刺激,严重时需用氨茶碱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3、早产低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呻吟样呼吸及三凹征。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咖啡因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
4、心肺异常先天性膈疝或肺动脉高压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可见胸廓不对称及血氧持续低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地高辛注射液。
新生儿复苏后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适宜环境温度,母乳喂养需评估吸吮能力,定期随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