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一种由曲霉菌引起的过敏性支气管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多发生于哮喘或囊性纤维化患者中。
1、发病机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发病与曲霉菌过敏反应密切相关。曲霉菌孢子被吸入后,在支气管内定植并释放抗原,引发机体产生IgE和IgG抗体,导致支气管壁发生炎症反应和黏液栓形成。这种免疫反应会进一步造成支气管扩张和肺组织损伤。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慢性咳嗽、咳出棕色黏液栓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可发展为支气管扩张,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3、诊断标准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典型表现包括哮喘病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曲霉菌特异性IgE和IgG升高、胸部CT显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等。痰培养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曲霉菌有助于确诊。
4、治疗方法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泼尼松片常用于控制急性炎症反应,伊曲康唑胶囊或伏立康唑片可用于抑制曲霉菌生长。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长期低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缓解喘息症状。
5、预后管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支气管扩张。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变化很重要。患者应避免接触霉变环境,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哮喘患者需规范控制基础疾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接触发霉物品。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坚果,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改善肺功能,但应避免在空气质量差时户外活动。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