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可通过适量食用猪肝、鸡心、羊肾等动物内脏,配合黄芪、当归等中药材调理。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可能与脾虚、肾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气短等症状。
1、猪肝猪肝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12,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气虚症状。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归肝经,适合气血两虚者食用。建议每周食用1-2次,可搭配菠菜焯水后凉拌,避免与浓茶同食影响铁吸收。慢性肝病患者及高胆固醇人群应控制摄入量。
2、鸡心鸡心含有优质蛋白和辅酶Q10,能促进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气不足导致的胸闷心悸。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安神补心功效,适合失眠多梦者。烹饪时建议去掉心包膜,可与人参片同炖,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过量食用。
3、羊肾羊肾含锌元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体物质,对肾阳虚引起的畏寒乏力有改善作用。中医记载其能补肾益精,适合腰膝酸软者。食用前需彻底去除输尿管和筋膜,可搭配杜仲煲汤。痛风患者及湿热体质者应慎食。
4、黄芪黄芪作为补气要药,含黄芪多糖和皂苷类成分,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肺脾气虚。适用于反复感冒、食欲不振者,可配伍当归制成当归补血汤。表实邪盛及阴虚阳亢者禁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颗粒或煎剂。
5、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补血双重功效,其阿魏酸成分能促进造血功能,调理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常与熟地黄配伍使用,制成当归补血口服液。便溏者及孕妇慎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
补气需注意饮食与作息协同调理,建议每日进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动物内脏每周总摄入量不宜超过200克,烹饪时少用油炸方式。若长期出现面色苍白、动则气喘等症状,可能提示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服用补益类中药前应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造成气血壅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