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在病原体、症状特点、治疗方式及传播途径上存在明显差异,常见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毒则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主。
1、病原体差异细菌性胃肠炎多由志贺菌属、弯曲杆菌等引起,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导致,前者多见于污染食物,后者常通过接触传播。
2、症状特点细菌感染常见高热、血便、腹痛剧烈;病毒感染以水样便、低热为主,儿童易出现喷射性呕吐,病程通常较细菌性更短。
3、治疗方式细菌性需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病毒性以补液盐、蒙脱石散对症为主,益生菌对两类感染均有辅助作用。
4、传播途径细菌通过未煮熟肉类、生乳传播,病毒经粪口途径或气溶胶扩散,诺如病毒在密闭环境易暴发流行,需加强呕吐物消毒处理。
无论何种类型,发病期间应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馒头,避免乳制品,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体征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