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时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控制运动强度、加强核心肌群训练、保持正确姿势、避免突然扭转动作、充分热身拉伸等方式实现。
1、控制运动强度运动量需循序渐进,避免短期内进行超过身体负荷的高强度训练。负重深蹲、硬拉等动作需根据个人腰背部肌肉力量调整重量,初次尝试时可借助护腰器具辅助支撑。每周运动时长增量不宜超过10%,合并腰部疲劳或疼痛时应立即停止。
2、强化核心肌群平板支撑、臀桥、鸟狗式等动作能增强腹横肌与竖脊肌稳定性。建议每周进行3-4次专项训练,单次训练包含15-20组动态动作,组间休息不超过30秒。核心肌群力量提升后可显著降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3、保持正确姿势运动时需维持脊柱中立位,跑步时避免过度前倾,举重时收紧腹部并保持背部平直。瑜伽球、镜面反馈等方式可帮助纠正错误体态。久坐人群运动前应先行激活腰部肌肉,避免直接从静态转为动态运动。
4、避免扭转动作高尔夫挥杆、篮球转身等包含腰部旋转的动作需控制幅度,旋转时配合髋关节联动。突发性扭转易导致纤维环撕裂,可改用分步转身或减小旋转角度。运动中出现腰部弹响感需立即中止活动。
5、充分热身拉伸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动态热身,重点活动髋关节与胸椎。猫牛式、仰卧抱膝等拉伸动作能增加椎间盘间隙。运动后采用泡沫轴放松腰方肌与梨状肌,缓解肌肉紧张对腰椎的牵拉。
日常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腰椎压力较小的有氧运动,避免反复跳跃动作。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椎间盘压力,办公期间每30分钟起身活动。若出现持续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椎间盘突出情况。长期伏案工作者可定期进行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维持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