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膨出型或突出型未压迫神经根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保守治疗对前两种类型效果较好。
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完整,髓核未突破外层,仅向椎管内轻微膨出。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腰部酸胀、久坐后疼痛加重,但无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可通过卧床休息、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缓解症状,配合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营养神经和消炎镇痛。膨出型患者经3-6周规范保守治疗,多数症状可明显改善。
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组织局部突出压迫硬膜囊,但未完全脱离椎间隙。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单侧下肢间歇性放射痛,咳嗽时症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周,采用骨盆牵引减轻椎间盘压力,配合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消肿。症状缓解后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盐酸乙哌立松片、复方氯唑沙宗片控制疼痛和肌肉痉挛。
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髓核突破纤维环或游离至椎管内,常导致持续性神经压迫和马尾综合征。这类患者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立即手术干预。但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脱出型患者,若神经损伤症状较轻,仍可尝试短期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守治疗期间应睡硬板床,避免弯腰提重物,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强化核心肌群。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症状进行性加重,需考虑微创椎间孔镜手术等介入治疗。定期复查腰椎MRI评估椎间盘回纳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期间可配合针灸、中药熏蒸等传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