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通常建议在出现便血、慢性腹泻、不明原因消瘦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等情况时进行,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出血筛查}、{炎症性肠病评估}、{息肉或肿瘤排查}、{术后复查随访}等场景。
1、消化道出血筛查反复黑便或鲜红色血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或结直肠出血,需通过肠镜明确出血部位。常见病因包括痔疮、肠息肉或消化道溃疡,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
2、炎症性肠病评估持续腹痛伴黏液脓血便超过4周需排查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可观察黏膜病变范围,通常伴随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治疗可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益生菌制剂。
3、息肉或肿瘤排查年龄超过45岁或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者建议筛查,尤其存在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变细等症状时。肠镜能直接发现腺瘤性息肉或早期癌变,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内镜下切除。
4、术后复查随访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需定期肠镜监测复发,息肉切除后也需按医嘱复查。随访频率根据病理结果调整,通常术后1年内需复查,期间出现腹痛、梗阻等症状需提前复诊。
普通人群建议从40岁起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筛查,日常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减少红肉加工食品,发现排便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