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调节药物、化疗、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通常由浆细胞异常增殖、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刺激、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主要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注射液、卡非佐米注射液等药物抑制浆细胞异常增殖。这类药物能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适用于初治或复发难治性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2、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如来那度胺胶囊、沙利度胺片等可调节免疫微环境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常与地塞米松联用增强疗效,但需注意深静脉血栓风险,用药期间须配合抗凝预防。此类药物对染色体异常患者效果显著。
3、化疗传统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片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适用于高龄或合并症患者。化疗可快速降低肿瘤负荷,但可能引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对于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药物剂量。
4、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适合年龄小于70岁且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通过大剂量化疗后输注自体造血干细胞重建骨髓功能。异基因移植因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可能实现长期缓解,但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
5、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防治骨病,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以及镇痛治疗病理性骨折。同时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高钙血症,定期进行骨密度监测和肾功能评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铁剂改善贫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可进行柔和的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力量。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和感染预防,定期复查血清M蛋白及骨髓象评估疗效。出现骨痛加重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