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患者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等方式缓解。腹泻可能与骨髓瘤本身、化疗副作用、肠道感染、消化功能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乳糖食物。每日少量多餐,以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脂摄入。腹泻期间可暂时禁食生冷蔬果,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
2、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菌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发酵乳制品需选择低糖低脂品种,每日摄入不超过200毫升。
3、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洛哌丁胺胶囊能减缓肠蠕动,消旋卡多曲颗粒可抑制肠道分泌。使用前需排除感染性腹泻,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时长。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诺氟沙星胶囊等抗菌药物。
4、控制原发病定期复查血M蛋白及肾功能,及时调整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抗骨髓瘤药物剂量。贫血患者需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高钙血症患者需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原发病控制良好可减少治疗相关腹泻。
5、定期监测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监测电解质和营养指标。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每周测量体重,定期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和调整支持方案。
骨髓瘤患者腹泻管理需注重营养支持,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饮用淡盐水和口服补液盐。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维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建议记录饮食日记,避免已知诱发食物。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治疗期间保持环境温度稳定,注意腹部保暖。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脱水表现,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