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清除手术后感染可通过伤口护理、抗生素治疗、引流处理、物理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干预。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器械污染、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伤口护理术后感染需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清洁创面,保持干燥透气。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可选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渗液增多,应及时就医。感染初期可通过碘伏消毒联合红光照射控制炎症。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酒精同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盐酸莫西沙星片。
3、引流处理脓液积聚需由医生进行切口引流,放置橡胶引流条或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期间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伴脓肿形成者需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脓腔冲洗可选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4、物理治疗浅表感染可采用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5-7天。慢性创面适用低频超声清创仪处理,配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创面可辅以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
5、手术清创坏死组织广泛者需在全麻下行手术清创,彻底切除感染灶后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严重皮下蜂窝织炎可能需多次清创,术后需静脉输注注射用万古霉素。特殊耐药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
术后感染患者应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游泳,体温超过38℃或创面恶臭需立即复诊。恢复期间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门诊换药并观察愈合情况,完全康复前避免使用止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