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素摄入过多确实可能导致皮肤变黄。胡萝卜素血症是一种因血液中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现象,通常与短期内大量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有关。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主要存在于胡萝卜、南瓜、红薯等橙黄色蔬果中。当人体摄入量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未转化的胡萝卜素会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尤其易出现在手掌、足底等角质较厚的部位。这种黄染通常从面部开始显现,逐渐蔓延至全身,但不会影响巩膜颜色,这是与黄疸的重要区别。停止高胡萝卜素饮食后,皮肤黄染可在2-6周内逐渐消退,无须特殊治疗。
少数情况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胡萝卜素代谢障碍,即使正常饮食也可能发生皮肤黄染。这类人群需要排查基础疾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新生儿因肝脏发育不完善,过量饮用胡萝卜汁也可能出现暂时性皮肤黄染,家长应注意控制辅食添加量。
日常饮食建议保持蔬果种类多样化,每日胡萝卜素摄入量控制在15-30毫克为宜。对于已出现皮肤黄染者,可暂时减少胡萝卜、芒果等高胡萝卜素食物的摄入,增加饮水促进代谢。若黄染持续超过两个月或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肝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