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可辅助诊断但非特异性指标。回归热通常由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确诊需依赖病原学检测(如暗视野显微镜查螺旋体)或血清学试验(如外斐反应)。
血常规在回归热急性期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部分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发热期外周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可能发现螺旋体,但阳性率受采样时间影响。尿常规检查可见轻度蛋白尿,偶见红细胞或管型,反映发热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改变。这些改变缺乏特异性,需排除疟疾、伤寒等其他发热性疾病。
回归热的确诊需在发热期采集外周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观察螺旋体运动,或采用厚薄血片染色检测。血清学检测中,外斐反应OXK株阳性率较高,但存在与斑疹伤寒的交叉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检测螺旋体DNA具有更高特异性。血尿常规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无明确相关性,反复发热伴脾肿大、皮疹等典型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发现疑似回归热病例应及时上报疾控部门,患者需隔离治疗并彻底灭虱。接触者医学观察15天,疫源地开展灭虱和卫生宣教。临床治疗首选四环素类或多西环素,青霉素也可有效杀灭螺旋体。治疗初期可能发生赫氏反应,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治愈后无持久免疫力,可能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