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吸烟确实会使血压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长期吸烟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吸烟后尼古丁会迅速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上升,血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这种急性效应在吸烟后持续15-30分钟,但长期反复刺激会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持续损伤。烟草中的一氧化碳还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迫使心脏代偿性加强收缩,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临床观察显示,每日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收缩压平均高出一定数值,这种差异在中年人群尤为显著。
除直接影响血压外,吸烟还会干扰降压药物疗效。尼古丁可加速部分药物代谢,降低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效果。同时吸烟者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增加,包括脑卒中、冠心病等。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吸烟同样会通过类似机制影响血压水平,二手烟暴露者出现血管功能异常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戒烟后血压可逐渐回落,血管弹性改善通常需要持续3-6个月。
建议吸烟者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通过渐进式减量或尼古丁替代疗法逐步戒烟。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摄入,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害。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但运动强度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