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可通过刮痧、热敷、药物治疗、颈部牵引、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落枕通常由睡姿不当、颈部受凉、肌肉劳损、颈椎退变、外伤等因素引起。
1、刮痧刮痧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操作时用刮痧板沿颈部肌肉走向从风池穴向肩井穴单向刮拭,力度以皮肤微红发热为宜。刮痧后需避风保暖,避免立即洗澡。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2、热敷热敷能放松颈部肌肉,减轻疼痛。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于患处,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热敷时可配合轻柔按摩,但避免用力按压。急性期肿胀明显时建议先冷敷。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适用于炎症性疼痛,盐酸乙哌立松片能缓解肌肉痉挛,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局部镇痛。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无效需就医。
4、颈部牵引适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的落枕,需由康复医师操作。通过牵引力解除肌肉痉挛,调整关节位置。家庭可采用毛巾辅助牵引:仰卧位用毛巾托住后颈,头部自然下垂维持5分钟。脊髓型颈椎病禁用。
5、手术治疗反复落枕伴颈椎不稳、神经压迫症状时,可能需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需佩戴颈托固定,逐步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多数落枕无须手术,保守治疗无效才考虑。
落枕期间应保持颈部温暖,避免突然转头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俯卧姿势。日常可做颈部米字操锻炼:缓慢做低头、仰头、左右侧屈及旋转动作,每个方向保持5秒。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出现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颈椎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