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发热多数情况下无须输液治疗,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物理降温、口服补液、抗病毒药物和对症药物。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基础疾病和年龄是影响治疗决策的关键因素。
1、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2、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尿量及精神状态。
3、抗病毒药物流感病毒感染者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用。
4、对症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症状,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仅适用于严重脱水或无法经口进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