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敏后的症状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可通过停止输液、抗过敏治疗、对症支持、密切观察等方式处理。过敏反应通常由药物成分、个体体质、输液速度、既往过敏史等原因引起。
1、停止输液立即停止输注可疑药物,保留静脉通路并更换为生理盐水维持,避免过敏原继续进入体内。
2、抗过敏治疗轻中度反应可使用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重度过敏需肌注肾上腺素并建立气道支持。
3、对症支持出现支气管痉挛时给予沙丁胺醇雾化,低血压者快速补液,喉头水肿需准备气管插管设备。
4、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6-8小时,警惕双相过敏反应发生,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并明确告知后续接诊医生。
发生输液过敏后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后续就医时需主动告知过敏药物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