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可以适量吃梨、莲藕、南瓜、银耳、山药等食物,有助于滋阴润燥、补充营养。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宜遵循“少辛多酸”原则,避免辛辣刺激,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食材。
一、食物1. 梨梨富含水分与果糖,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咳嗽。其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建议蒸煮后食用以减少寒性。
2. 莲藕莲藕含黏液蛋白和维生素C,具有健脾开胃作用。秋季食用可改善口干舌燥,适合煲汤或清炒,但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3. 南瓜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与钾元素,可增强黏膜抵抗力。其温和性质适合秋季肠胃养护,可制作南瓜粥或蒸食,但皮肤发黄者需警惕过量摄入。
4. 银耳银耳含植物胶质与多糖类物质,能滋阴润肺。秋季常用来制作羹汤,搭配枸杞可增强补益效果,但霉变银耳可能产生毒素,需注意挑选干燥无杂质产品。
5. 山药山药含淀粉酶与多酚氧化酶,有助于消化吸收。其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适合秋季平补,可蒸食或煮粥,但处理时需戴手套防止皮肤刺痒。
二、药物1. 养阴清肺丸适用于秋季燥邪伤肺导致的干咳少痰,含地黄、麦冬等成分,具有养阴润燥功效。需遵医嘱使用,风寒咳嗽者禁用。
2. 川贝枇杷露用于肺热燥咳伴咽喉肿痛,含川贝母流浸膏,能清热化痰。糖浆剂型便于服用,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
3. 玉屏风颗粒针对秋季易感冒人群,含黄芪、白术等,可益气固表。颗粒剂型溶解快,但实热证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 麻仁润肠丸改善秋燥引发的便秘,含火麻仁、苦杏仁等润肠成分。丸剂作用温和,孕妇及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慎用。
5. 生脉饮口服液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疲劳,含人参、麦冬等,可益气复脉。口服液吸收迅速,但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
秋季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搭配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慢走等促进气血运行。若出现持续咳嗽、便秘或疲劳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混合用药。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