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囊肿通常通过局部肿痛、皮肤红肿、发热或破溃流脓等症状被发现,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不适,进展期出现明显包块,严重时可形成肛瘘。
1、触诊发现患者洗澡或排便时触及肛周皮下硬结,伴按压痛,可能为囊肿初期表现,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2、疼痛就诊持续性跳痛影响坐卧,伴随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提示囊肿可能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3、破溃流脓囊肿自行破溃后排出黄色脓液,可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易形成肛瘘,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曲松等抗感染治疗。
4、影像学确诊超声或MRI检查可明确囊肿范围及是否形成瘘管,复杂性囊肿需联合肛肠科医生评估手术方案。
日常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压迫,出现肛周硬结或疼痛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