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痰中带血可能由支气管黏膜损伤、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血管侵蚀等原因引起,需结合抗结核治疗及对症处理。
1. 黏膜损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剧烈咳嗽时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痰中少量血丝。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氨溴索口服液、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祛痰药物。
2. 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病灶液化排出后形成肺空洞,空洞壁血管暴露易出血。胸部CT可见典型空洞影,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
3. 继发感染:结核病灶合并细菌感染时炎症加重,可能出现脓血痰。痰培养可检出病原体,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4. 血管侵蚀:肺结核进展侵蚀肺内动脉分支导致大咯血,属于急症。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是有效止血手段,同时需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出现咯血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抗结核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