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而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为肾功能严重衰竭及全身多系统损害。
1、病因差异肾病综合征可能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引起,也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尿毒症则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导致,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
2、病理机制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尿毒症的病理机制是肾单位广泛破坏,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严重丧失。
3、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泡沫尿、双下肢或颜面水肿,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尿毒症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骨痛、神经系统症状等多系统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炎、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通常超过3.5g/24h,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可能伴有高脂血症。尿毒症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常伴有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异常。
5、治疗原则肾病综合征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等药物,同时需控制血压和血脂。尿毒症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同时需纠正贫血、控制血压、调节钙磷代谢等综合治疗。
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已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