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作用。
1、补脾益气生甘草归心、肺、脾、胃经,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脾胃虚弱可能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大便稀溏等。治疗时可配合使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物。
2、清热解毒生甘草性微寒,能缓解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热毒炽盛可能与外感风热、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发热、舌红等症状。临床常用甘草泻心汤、普济消毒饮等方剂,外用时可将生甘草研末调敷患处。体质虚寒者慎用。
3、祛痰止咳生甘草所含甘草酸能稀释痰液,适用于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痰湿咳嗽可能与外感风寒、肺脾功能失调有关,常见痰白黏稠、胸闷等表现。常与杏仁、桔梗等配伍使用,如桑菊饮、止嗽散等方剂。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用。
4、缓急止痛生甘草可缓解胃脘疼痛、肌肉痉挛等急症,其有效成分能抑制平滑肌痉挛。脘腹挛痛可能与饮食生冷、情志不畅有关,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常与白芍配伍组成芍药甘草汤,现代制剂有复方甘草片。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急腹症。
5、调和药性生甘草在方剂中能降低附子、乌头等药物的毒性,缓和麻黄、大黄等药的峻烈之性。配伍应用时需根据君臣佐使原则调整用量,如四逆汤中甘草与附子比例为2:1。含甘草的中成药不宜长期过量服用,以免引发水肿。
使用生甘草时需辨证施治,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湿热内盛者慎用,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压变化。日常可配合粳米煮粥养护脾胃,避免与海藻、甘遂等中药同用。出现皮疹、浮肿等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