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高热量低蛋白食物、控制钠磷钾摄入、分次少量进食、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等方式补充热量。热量补充需结合肾功能分期、合并症及营养状态个体化调整。
1、调整饮食结构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模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用淀粉类主食如麦淀粉、藕粉替代部分谷物,减少非优质蛋白摄入。食用油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品种,每日可增加20-30毫升。
2、高热量低蛋白食物选用红薯、山药等根茎类蔬菜作为主食,搭配蜂蜜、冰糖调味。适当食用低蛋白米面制品,如澄粉制作的肠粉、水晶饺。选择低磷奶粉调配饮品,或饮用添加葡萄糖聚合物的特医食品。
3、控制电解质摄入限制每日钠盐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高钾期禁用香蕉、橙子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等低钾品种。血磷升高时减少动物内脏、坚果摄入,必要时餐中服用碳酸钙片等磷结合剂。
4、分次进食策略将每日所需热量分为5-6餐摄入,减轻单次进食负担。晨起可先食用藕粉糊等流质食物,午晚餐主食以麦淀粉制品为主。夜间加餐选择低蛋白饼干搭配蜂蜜水,避免空腹时间过长。
5、医学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者,可遵医嘱使用肾病专用型肠内营养粉。合并糖尿病时选择缓释碳水化合物配方,透析患者需增加支链氨基酸补充。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调整方案。
肾病患者每日热量需求通常为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需定期监测体重变化。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避免煎炸。合并水肿时限制饮水量,记录每日出入量。建议每3个月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同时保持适度活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肌肉量流失。出现明显食欲减退或体重持续下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