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日间功能障碍。
1、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是指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可能与心理压力、焦虑情绪或环境干扰有关。患者常伴有反复思考问题、辗转反侧的表现。长期存在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临床常用右佐匹克隆片、酒石酸唑吡坦片等药物干预,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2、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维持障碍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或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常见于抑郁症、慢性疼痛患者,也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患者多主诉夜间觉醒3次以上,伴随日间疲乏感。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病因,必要时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片治疗。
3、早醒早醒指比预期醒转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且无法继续入睡,多见于抑郁症患者。可能与生物钟紊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有关。特征性表现为凌晨3-4点清醒后陷入消极思维。需鉴别季节性情感障碍,治疗可考虑米氮平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4、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者虽能达到基本睡眠时长,但自觉睡眠浅、多梦或未恢复精力。常见诱因包括咖啡因摄入过量、昼夜节律紊乱等。部分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表现为睡前下肢不适感。建议进行睡眠卫生教育,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改善。
5、日间功能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是失眠的核心后果,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工作效率降低等。长期失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高血压风险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为首选干预方式,药物辅助可选用佐匹克隆胶囊,但需警惕药物依赖风险。
建立规律作息时间,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限制午睡时间在30分钟内,晚餐后适量散步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情绪低落、心悸等表现,建议尽早就诊睡眠专科。日常可尝试冥想放松训练,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