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勤学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山西省儿童医院
科室:
儿科
- 虫咬性皮炎
- 鼻炎预防
- 急性扁桃体炎
- 慢性扁桃体炎
- 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区别
- 外耳道炎otitis exte...
- 隐耳(袋耳)
- 耳鸣
- 声带小结
- 急性变态反应性会厌炎
-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
- 喉气管狭窄
- 声带麻痹
- 新生儿声带发育不良(先天性喉室...
- 喉软骨软化
- 呃逆的一些治疗方法
- 鼓室成形术有哪些条件?
- 水痘的治疗
- 咽部保健操
- 扁桃体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扁桃体细胞凋亡
- 扁桃体中粘附分子的表达
- 扁桃体的进化
- 扁桃体的功能细胞
- 扁桃体周围脓肿
- 慢性咳嗽的治疗
- 慢性咽炎特征
- 怎样处理婴幼儿感冒
- 小儿夜啼
- 过敏性鼻炎的自我保健
- 不宁腿综合症诊断、病因及鉴别
- 儿童补钙部分观点
- 隐耳
- 先天性耳前瘘管
- 杯状耳
- 隐耳
- 招风耳
- 小耳畸形何时手术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
- 耳鸣与哪些疾病有关
- 淋巴管瘤
- 副耳
- 孕妇防辐射服装
- 孕妇防辐射服装
- 喂药止吐
- 喂药止吐
- 特殊鼻炎
- 过敏性鼻炎
- 鼻炎分类
- 鼻内镜术后护理
- 鼻内镜术后护理
- 耳前瘘管于面神经
- 骨锚式助听器
- 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原因有
- 儿童夜间磨牙分析
- 新生儿医学特点
- 取咽部鱼刺的一些注意
- 临床药理口诀
- 电子耳窝植入知识
- 电子耳窝植入知识
- 鼻出血病因
- 秋季小儿鼻出血的防治(转载)
- 鼻出血病因
- 秋季小儿鼻出血的防治(转载)
- 电子耳蜗问题
- 电子耳蜗问题
- 合理确定丙肝治疗目标(转载)
-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转载)
- 合理确定丙肝治疗目标(转载)
-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转载)
- 给孩子喂药别掺牛奶
- 给孩子喂药别掺牛奶
- 中国儿童疫苗接种
- 中国儿童疫苗接种
- 角化棘皮瘤
- 角化棘皮瘤
- 韦格内肉芽肿治疗方法
- 韦格纳肉芽肿诊断治疗指南
- 韦格内肉芽肿治疗方法
- 韦格纳肉芽肿诊断治疗指南
- 软骨发育不全症
- 软骨发育不全症
- 小孩厌食治疗办法
- 宝宝夜间哭闹的8项原因
- 小孩厌食治疗办法
- 宝宝夜间哭闹的8项原因
- 口唇起皮治疗
- 高血压用药(转载)
- 高血压用药(转载)
- 谨防“现代病”损害听力(转帖)
- 谨防“现代病”损害听力(转帖)
- 耳鸣(转载)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
- 耳鸣掩蔽疗法(转载)
- 耳鸣(转载)
- 耳鸣原因
- 耳鸣(转载)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
- 耳鸣掩蔽疗法(转载)
- 耳鸣(转载)
- 耳鸣原因
- 糖原累积症(转载)
- 糖原累积症(转载)
- 新生儿低血糖(转载)
- 小儿发热如何处理
- 抗链球菌溶血素“O”对类风湿关...
- 小儿发热如何处理
- 抗链球菌溶血素“O”对类风湿关...
- 宝宝鼻子经常搓.遇冷空气就打喷...
- 先天性耳前瘘管需要做手术治疗么...
- 有益于孩子眼睛的食物
- 儿童退热宜首选布洛芬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鹅口疮
-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水痘(转载)
- 小儿退热方法
- 听神经瘤
-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进展
- 泌乳素瘤
- 听神经瘤
- 气管切开术解剖概要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皮下气肿
- 气管切开术解剖概要
- 环甲膜切开术
- 常规气管切开术
- 助听器的类型与档次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助听器的类型与档次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慢性鼻炎
- 急性鼻炎
- 慢性咽炎
- 急性咽炎
- 异物入耳应急处理
- 异物入耳应急处理
-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
-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鼻前颅底肿...
- 鼻窦黏液囊肿
- 鼻窦炎症性疾病
- 鼻出血
- 鼻息肉和鼻息肉病
- 鼻腔炎症性疾病
- 鼻疖
- 鼻外伤
- 鼻及鼻窦的临床解剖学
-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
- 颈部科学
- 食管异物
- 气管异物
- 气管的解剖学
- 喉科学2
- 喉笔记3
- 喉笔记2
- 咽科学1
- 鱼刺处理方法
- 扁桃体的功能细胞
- 扁桃体的发生和进化
- 扁桃体的功能细胞
- 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的探讨
- 扁桃体的发生和进化
- 听力损害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
- 耳聋的产前诊断
- 耳聋的遗传咨询
- 聋病的临床基因诊断
- 聋病的临床基因诊断概述
- 鼻骨骨折
- 关于手术器械材料的文章
- 保养延长器械寿命的方法
-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
- 儿童腺样体肥大到底该不该手术?
- 蜈蚣咬伤应急处理
- 关于手术器械材料的文章
- 保养延长器械寿命的方法
- 鼻中隔“摇门式”手术
- 秋季小儿鼻出血的防治
- 小儿急性喉炎的特点
- 小儿急性喉炎
- 儿童变声期嗓音保健
- 儿童鼻窦炎
-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
- 盐水洗鼻治疗鼻炎
- 盐水洗鼻治疗鼻炎
- 鼻内如何点药
- 如何在耳内点药
- 中耳炎的术后护理
- 扁桃体炎
- 大疱性鼓膜炎
- 真菌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疗?
- 鼻内如何点药
- 如何在耳内点药
- 中耳炎的术后护理
- 扁桃体炎
- 大疱性鼓膜炎
- 真菌性外耳道炎如何治疗?
- 耳鼻喉科病历
- 耳鼻咽喉科门诊记录
- 喉 部 习 题
- 考研的试题
-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5年耳鼻喉...
- 同济医科大学2005年耳鼻喉(...
- 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耳鼻喉(...
-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4耳鼻咽喉...
- 耳鼻咽喉科入院病历
- 常规气管切开术
- 气管切开术解剖概要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07试题答案
- 耳鼻咽喉科年终试题07
- 结节性甲状腺肿
- 甲状舌骨囊肿
- 甲状舌管瘘病历模板
- 呼吸道异物模板
- 增殖体肥大电子病历模板
- 耳鼻喉科病历
- 耳鼻咽喉科门诊记录
- 喉 部 习 题
- 考研的试题
-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5年耳鼻喉...
- 同济医科大学2005年耳鼻喉(...
- 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耳鼻喉(...
- 复旦大学医学院2004耳鼻咽喉...
- 耳鼻咽喉科入院病历
- 常规气管切开术
- 气管切开术解剖概要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07试题答案
- 耳鼻咽喉科年终试题07
- 结节性甲状腺肿
- 甲状舌骨囊肿
- 甲状舌管瘘病历模板
- 呼吸道异物模板
- 增殖体肥大电子病历模板
- 儿童眩晕症的发病原因
-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 儿童眩晕症的发病原因
-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 儿童鼻窦炎
- 外耳湿疹
- 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
- 小儿急性喉炎的特点
- 儿童变声期嗓音保健
- 舌咽神经痛的概述
- 儿童鼻窦炎
- 外耳湿疹
- 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
- 小儿急性喉炎的特点
- 儿童变声期嗓音保健
- 舌咽神经痛的概述
- 慢性扁桃体炎
- 电刀使用中灼伤的探讨
- 扁桃体切除术发展史
- 慢性扁桃体炎
- 电刀使用中灼伤的探讨
- 扁桃体切除术发展史
- 儿童OSAHS的病情程度判断依...
- 儿童OSAHS的病情程度判断依...
- 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转发)
- 作者:王勤学|发布时间:2009-01-11|浏览量:310次
一、诊治指南提出的背景
(一)概念和病因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如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罗马II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和慢性便秘有关的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碍除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外,需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依据。便秘型IBS的便秘和腹痛或腹胀相关。和胃肠动力障碍相关的便秘有Ogilvie综合征(巨结肠病)、先天性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M/N病变)、肛门括约肌失弛缓症(Anismus)等。山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王勤学
(二)制定诊治指南的重要性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20%。而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慢性便秘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症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症的便秘甚至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直肠病,如内痔、肛裂等关系密切。同时滥用泻剂造成诸多的不良反应,增加医疗费用,浪费医疗资源。因此,预防和及时合理治疗便秘,制定适合于我国的便秘诊治流程十分必要。2002年我国慢性便秘论坛推出了诊治流程(草案)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继续广泛征求意见,在2003年9月便秘专题讨论会(南昌)上对便秘的诊治指南再次进行认真讨论,初步达到共识。
二、诊治流程的思路和依据
(一)诊断要点
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应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诱因)、程度及类型。如能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变)、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关系,则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非常有用。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重度是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鉴于两者之间。所谓的难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IBS等。慢性便秘的两个基本类型是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 如两者兼备则为混合型。
(二)诊断方法
病史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便秘特点(便次、便意、排便困难或不畅以及粪便性状等)、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基础疾病及药物因素等。慢性便秘的4种常见表现为:(1)便意少,便次也少;(2)排便艰难、费力;(3)排便不畅;(4)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以上几类既可见于慢传输型,也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需仔细判别,可有助于指导治疗。应注意报警征象如便血、腹块等以及有无肿瘤家族史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怀疑有肛门直肠疾病的便秘患者,应进行肛门直肠指检,可帮助了解有无直肠肿块、存粪以及括约肌的功能。粪检和隐血试验应列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有关生化检查。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确定便秘类型的简易方法是胃肠传输试验,建议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后48h拍摄腹片1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达直肠或已经排出),必要时72h再摄腹片1张,观察标志物的分布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型便秘很有帮助。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如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的矛盾性收缩,直肠气囊注气后缺乏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以及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等。气囊排出试验反映了肛门直肠对排出气囊的能力,不过排出气囊与硬粪的意义尚不完全一致。一些难治性便秘,如24h结肠压力监测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结肠对睡醒和进餐缺乏反应,则有助于结肠无力的诊断。此外,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生物力学的缺陷和解剖异常,均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三)治疗
慢性便秘患者需接受综合治疗,恢复排便生理。重视一般治疗,加强对排便生理和肠道管理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治疗时应注意清除远端直结肠内过多的积粪;需积极调整心态,这些对获得有效治疗均极为重要。
在选用通便药方面,应注意药效、安全性及药物的依赖作用。主张选用膨松剂(如麦麸、欧车前等)和渗透性通便剂(如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对慢传输型便秘,必要时可加用肠道促动力剂。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多种中成药具有通便作用,需注意成药成分,尤其是长期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粪便嵌塞的患者,清洁灌肠或结合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解除嵌塞,再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药物,保持排便通畅。开塞露和甘油栓有软化粪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如内痔合并便秘,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剂。
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用力排便时出现括约肌矛盾性收缩者,可采取生物反馈治疗,使排便时腹肌、盆底肌群活动协调;而对便意阈值异常的患者,应重视对排便反射的重建和调整对便意感知的训练。对重度便秘患者尚需重视心理治疗的积极作用。外科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手术疗效需作预测。
三、诊治分流
对慢性便秘患者,需分析引起便秘的病因、诱因、便秘类型及严重程度,建议作分层、分级的三级诊治分流(图1)。
点击放大
第一级诊治分流:
适用于多数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首先应详细了解有关病史,体检,必要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应作常规粪检(包括潜血试验),以决定采取经验性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如患者有报警征象、怀疑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直、结肠肿瘤病者,同时对过度紧张焦虑以及40岁以上,需进一步检查,包括生化、影像学和(或)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并作相应处理。否则可选用经验治疗,并根据便秘特点,进行为时2~4周的经验治疗,强调一般和病因治疗,并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通便药。如治疗无效,必要时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如有粪便嵌塞,宜注意清除直肠内存积的粪便。
第二级诊治分流:
主要的对象是经过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经过经验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进行胃肠传输试验和(或)肛门直肠测压,确定便秘类型后进一步治疗,对有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选用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加强心理认知治疗。
第三级诊治分级:
主要的对象是那些对第二级诊治分流无效的患者。应对慢性便秘重新评估诊治,注意有无特殊原因引起的便秘,尤其是和便秘密切相关的结肠或肛门直肠结构异常,有无精神心理问题,有无不合理的治疗,是否已经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这些患者多半是经过多种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顽固性便秘患者。需要进一步安排特殊检查,甚至需要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科的会诊,以便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概念和病因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如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罗马II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和慢性便秘有关的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碍除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外,需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依据。便秘型IBS的便秘和腹痛或腹胀相关。和胃肠动力障碍相关的便秘有Ogilvie综合征(巨结肠病)、先天性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M/N病变)、肛门括约肌失弛缓症(Anismus)等。山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王勤学
(二)制定诊治指南的重要性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20%。而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慢性便秘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症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症的便秘甚至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直肠病,如内痔、肛裂等关系密切。同时滥用泻剂造成诸多的不良反应,增加医疗费用,浪费医疗资源。因此,预防和及时合理治疗便秘,制定适合于我国的便秘诊治流程十分必要。2002年我国慢性便秘论坛推出了诊治流程(草案)后,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继续广泛征求意见,在2003年9月便秘专题讨论会(南昌)上对便秘的诊治指南再次进行认真讨论,初步达到共识。
二、诊治流程的思路和依据
(一)诊断要点
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应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诱因)、程度及类型。如能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变)、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关系,则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非常有用。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重度是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鉴于两者之间。所谓的难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IBS等。慢性便秘的两个基本类型是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 如两者兼备则为混合型。
(二)诊断方法
病史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便秘特点(便次、便意、排便困难或不畅以及粪便性状等)、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基础疾病及药物因素等。慢性便秘的4种常见表现为:(1)便意少,便次也少;(2)排便艰难、费力;(3)排便不畅;(4)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以上几类既可见于慢传输型,也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需仔细判别,可有助于指导治疗。应注意报警征象如便血、腹块等以及有无肿瘤家族史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怀疑有肛门直肠疾病的便秘患者,应进行肛门直肠指检,可帮助了解有无直肠肿块、存粪以及括约肌的功能。粪检和隐血试验应列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有关生化检查。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因。确定便秘类型的简易方法是胃肠传输试验,建议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后48h拍摄腹片1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达直肠或已经排出),必要时72h再摄腹片1张,观察标志物的分布对判断有无慢传输型便秘很有帮助。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如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的矛盾性收缩,直肠气囊注气后缺乏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以及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等。气囊排出试验反映了肛门直肠对排出气囊的能力,不过排出气囊与硬粪的意义尚不完全一致。一些难治性便秘,如24h结肠压力监测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结肠对睡醒和进餐缺乏反应,则有助于结肠无力的诊断。此外,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生物力学的缺陷和解剖异常,均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或是神经源性。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并判断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三)治疗
慢性便秘患者需接受综合治疗,恢复排便生理。重视一般治疗,加强对排便生理和肠道管理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治疗时应注意清除远端直结肠内过多的积粪;需积极调整心态,这些对获得有效治疗均极为重要。
在选用通便药方面,应注意药效、安全性及药物的依赖作用。主张选用膨松剂(如麦麸、欧车前等)和渗透性通便剂(如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对慢传输型便秘,必要时可加用肠道促动力剂。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多种中成药具有通便作用,需注意成药成分,尤其是长期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粪便嵌塞的患者,清洁灌肠或结合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解除嵌塞,再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药物,保持排便通畅。开塞露和甘油栓有软化粪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如内痔合并便秘,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剂。
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用力排便时出现括约肌矛盾性收缩者,可采取生物反馈治疗,使排便时腹肌、盆底肌群活动协调;而对便意阈值异常的患者,应重视对排便反射的重建和调整对便意感知的训练。对重度便秘患者尚需重视心理治疗的积极作用。外科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手术疗效需作预测。
三、诊治分流
对慢性便秘患者,需分析引起便秘的病因、诱因、便秘类型及严重程度,建议作分层、分级的三级诊治分流(图1)。
点击放大
第一级诊治分流:
适用于多数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首先应详细了解有关病史,体检,必要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应作常规粪检(包括潜血试验),以决定采取经验性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如患者有报警征象、怀疑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直、结肠肿瘤病者,同时对过度紧张焦虑以及40岁以上,需进一步检查,包括生化、影像学和(或)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并作相应处理。否则可选用经验治疗,并根据便秘特点,进行为时2~4周的经验治疗,强调一般和病因治疗,并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通便药。如治疗无效,必要时加大剂量或联合用药;如有粪便嵌塞,宜注意清除直肠内存积的粪便。
第二级诊治分流:
主要的对象是经过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经过经验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进行胃肠传输试验和(或)肛门直肠测压,确定便秘类型后进一步治疗,对有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选用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加强心理认知治疗。
第三级诊治分级:
主要的对象是那些对第二级诊治分流无效的患者。应对慢性便秘重新评估诊治,注意有无特殊原因引起的便秘,尤其是和便秘密切相关的结肠或肛门直肠结构异常,有无精神心理问题,有无不合理的治疗,是否已经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这些患者多半是经过多种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顽固性便秘患者。需要进一步安排特殊检查,甚至需要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科的会诊,以便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