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妇产科
- 女生身上 5 个地方长毛毛,是...
-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治
- 产褥期卫生
- 高催乳素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 导致女性外阴瘙痒的10大原因
- 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
- 闭经的病因
- 柯萨奇病毒(CV)感染
- 产褥期卫生
- 葡萄胎术后究竟要不要避孕呢?
- 卵巢冠囊肿
- 子宫肌瘤患者的饮食宜忌
- 服用维生素E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 女性不可忽略的八大健康忌讳
- 如何预防卵巢早衰
- 女人要健康需注重子宫保健
- 女性饮食的健康模式
- 女性合理饮食延迟更年期
- 更年期女性忌吃4种食物
- 性生活有助于治疗女性疾病
- 导致女性外阴瘙痒的10大原因
- 有效缓解女性痛经的5种方法
- 泡脚解决不同类型的痛经
- 紧急避孕药 不能胡乱吃
- 中药颗粒剂的服法
- 5种癌症与饮食关系最密切
- 月经对女人四大好处
- 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表现
- 葡萄胎术后究竟要不要避孕呢?
- 孕前几大传染病的对付措施
- 治阴道炎不可“见好就收”
- 最易困惑女人的8个私密问题
- 5大恶习惹来妇科5大顽疾
- 痛经外治七法
- 剖宫产也有危险
- 如何选择受孕的时间
-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说明
-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 曼月乐与子宫腺肌病
- 高催乳素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 胎停育原因
- 8种致命疾病的早期征兆
- 女性易忽视的健康死角
- 中药也有副作用
- 中药不能任意替代
- 中药太苦怎么办?
- 夏季要常备的单味中药
- 浅谈中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当心中药过敏
- 喝中药不能随便加糖
- 中药疗效好 关键是煎药
- 如何识中药处方
- 不要隔夜服中药否则药效会降低
- 长期喝中药最好在饭后
- 中药煎煮之前要洗吗?
- 畸胎瘤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治疗...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HLA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
- 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
- 反复自然流产需做哪些检查?
- 早唐有必要去做吗?
- 月经量多及相关常识
- 孕妇睡姿左侧卧为最佳
- 正常受孕需要具备的条件
- 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 解除霉菌10大警报
- 经期用药禁忌
- 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流产
- LEEP修复术治疗宫颈糜烂
- 妇科小常识
- 怀孕期间饮食禁忌 哪些东西最不...
- 饮食妙招解决小毛病
- 带下的饮食疗法
- 崩漏的饮食疗法
- 闭经的饮食疗法
- 痛经的饮食疗法
- 子宫偏小会影响怀孕吗?
- 子宫偏小
- HPV检查和TCT检查的意义
- 带环怀孕,这种情况下可以要小孩...
- 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
- 畸胎瘤
-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治疗
-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空蝶鞍综合征
- 慢性宫颈炎有哪几种表现
- 宫颈那囊
- 海扶刀(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
- 陶氏腔积液
- 慢性盆腔炎
- 高催乳素血症病因与诊断
- 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 良性葡萄胎的保健
- 良性葡萄胎的治疗
- 习惯性流产妇女保胎要领
- 习惯性流产全面评估
- 习惯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
-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
- 卵泡黄素化
- 甲减病人怀孕注意事项
- 更年期临床表现
- 认识多种避孕方式
- 如何选择最佳的避孕方式
- 紧急避孕药的利与弊
- 蜂蜜与健康
- 宫外孕的保守治疗
- 产前检查
- 怀孕后什么时候做第一次检查
- 妊娠期间禁用、慎用的西药
-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治
- 早期妊娠诊断方法
- 输卵管不通的治疗
- 认识“TORCH“检查
- torch 检查结果
- 运动性闭经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基础
-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 导致闭经的药物
-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 警惕减食性闭经
- 闭经的病因
- 继发闭经的原因
- 闭经相关知识
- 感染HPV能怀孕吗?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
- 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疾病
- 红枣的妙用
- 『红枣羹』
- 慢性宫颈炎的中医治疗
- “人流”须知
- 流产后的自我保健
- 孕前应注意的十大问题
- 孕期乳房保健须知
- 坐月子中的五大误区
- 顺产和剖宫产哪个好?
- 引起月经不调的生活因素
- 痛经护理小知识
- 选择正确的就诊时间看妇科病
- 女性健康要把握三个转型期
- 更年期主要保健内容
- 更年期生理特点
- 免疫相关性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
- 关于CIN的分级是怎么回事?(...
- 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 宫颈糜烂者能否怀孕?
- 怀孕期间做B超检查的利与弊
- 肿瘤标志物与癌症的关系
- 子宫肌瘤与流产的关系
- 子宫肌瘤者有生育要求是手术还是...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
- 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及意义
- 卵巢囊肿介绍
- 垂体微腺瘤
- 反复自然流产的诊治
- 少女痛经药膳
- 胞??经胎孕乃凝之处
- 经闭治验一则
- 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 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有优势
- 有故无殒??妊娠合并症用药心得
- 生化汤临床应用偶得
-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 8种因素易诱发乳腺癌
- 乳腺癌术后调理 中医有优势
- 孕期哺乳期警惕炎性乳癌
- 经期血量过少应警惕
- 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手术治疗吗...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治疗法
- 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治疗法
- 臭氧治疗妇科常发性炎症疾病
- 中医让你面如桃花
- 人工月经周期治疗
- 供卵代孕母亲
- 闭经及卵巢早衰的症状及治疗
- 中西医学之异同
- 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
- 妇科血证辨治
- 《金匮要略》治疗妇人血病方药浅...
- 痛经临证要义
- 中医妇科学“胞环出血”病名确立...
- 中医药防治IUD出血副反应的科...
- 细菌性阴道病的防治
- 霉菌性阴道炎的防治
- 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
- 孕检相关参考值
- 预测胎儿健康的检查方法
- 孕检的检查项目
- 自然流产的调护
- 哺乳期卫生
- 产褥期卫生
- 孕期卫生
- 经期卫生
-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进展
- 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 盆腔淤血综合征
- 作者:雷磊|发布时间:2011-08-28|浏览量:1876次
盆腔淤血综合征又称盆腔淤血症,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是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的独特病变。
【病因病理】
(一)解剖学因素
1.静脉数量多。盆腔静脉,为了适应血液流动迟缓的需要,在数量上显著多于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静脉主干,常是两条伴随一条同名动脉;而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均在3条以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雷磊
2.静脉壁薄。缺乏外鞘及瓣膜,盆腔静脉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相比,壁薄,无由筋膜组成的外鞘,缺乏固有的弹性,因此,易于扩张,并形成众多弯曲的静脉丛,穿行于疏松的盆腔结缔组织之中。
3.盆腔多静脉丛。在盆腔,有卵巢静脉丛(蔓状丛),子宫阴道静脉丛、膀胱阴道静脉丛、髂内静脉丛、内阴静脉丛、痔丛及骶前静脉丛等七个静脉丛。(4)盆腔静脉丛彼此、相通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肠三个系统的静脉丛,由于缺少瓣膜,所以彼此相通。上述特点。使得盆腔如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则可导致盆腔静脉淤血而患病。
(二)体质因素
少数患者由于体质因素,静脉血管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易于扩张,而发生血流瘀滞,即使第一次妊娠,又不从事长时间站立或静坐的工作,同样可能罹患盆腔淤血症。
(三)力学因素
1.体位影响。长期从事站立或静坐工作者,盆腔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易于造成盆腔淤血症。
2.子宫后位。虽然子宫后位不全部产生盆腔淤血症,但常常是引起盆腔淤血的重要因素。子宫体的静脉血,60%经输卵管卵巢静脉流出盆腔。子宫后倒时,使回流受到影响,因而处于淤血状态。
3.习惯性仰卧位。产后和流产后,子宫大而软,重量亦大,韧带松弛。若习惯于仰卧位睡眠,则易使子宫形成后位。
4.早婚、早育及孕育频繁。生殖器官成熟前就负担过重(性交、分娩)者,易发生盆腔淤血症。
5.便秘。便秘可影响直肠的静脉回流,痔丛淤血必然会引起子宫阴道丛淤血。
6.阔韧带裂伤。阔韧带基底部筋膜发生裂伤后,子宫静脉因失去筋膜的支持,从裂伤处膨出、曲张,同时又可使维持子宫正常位置最有力的主韧带薄弱,子宫后倾。
(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有人认为某些症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结果。但从治疗效果来看,手术后,绝大多数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也一同消失。
(五)其他
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子宫颈糜烂等患者,在行盆腔静脉造影时,有的也显示盆腔静脉淤血影像;经前期也有类似盆腔淤血的症状。前者可视为一种并发变化,后者可考虑为盆腔淤血症的加重因素。
【症状】
1.下腹部疼痛。多数为慢性耻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下腹部两侧疼痛,两侧疼痛程度不等,可同时累及一侧或两侧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多开始于月经中期。
2.腰骶部痛。疼痛部位相当于骶骨背部,经前期、久站或性交后加重。
3.性感不快。大多数患者,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时几乎难以忍受。不但当时疼痛,而且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都明显加重,因而对性生活厌烦害怕。
4.极度疲劳。患者多整天感到非常疲劳,几乎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包括家务)。
5.白带过多。半数以上患者有白带过多。白带的性状多为清澈的黏液,无感染征象。
6.淤血性痛经。半数以上有此症状。特点是经前数天即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痛,以月经前一天与当天最甚。一旦月经通畅流出,疼痛即明显减轻或消失。
7.淤血性乳房痛。患者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结,并有压痛,多予月经中期以后而随上述症状同时出现。疼痛的加剧与缓和与痛经相平行。有的患者,其乳房疼痛甚于盆腔疼痛,以致成为就诊的主诉。
8.月经改变。多数患者经血颜色发黑,部分患者经血量较多,常因兼有子宫肥大,而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症。还有部分患者月经量反较前减少,但伴有明显的经前期乳房肿痛。
9.外阴肿胀,阴道坠痛。患者常感外阴肿胀或阴道坠痛,重者犹如分娩时的坠胀痛。
10.膀胱和尿道症状。约有1/3以上患者,经前期有尿意频数或排尿痛症状,易被误认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对某些症状严重者,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时,可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和水肿。
11.直肠坠痛。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坠痛或排便时直肠坠痛,总有便意未完的感觉。
1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绝大多数患者都伴有某些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1)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心情烦躁,易激动,情绪低落,夜梦多,多噩梦,故常有头胀痛。
(2)心血管方面。可有心悸和心前区闷胀不适。
(3)呼吸系统方面。有气短及气不够用的感觉,总想深吸气和叹息。
(4)消化系统方面。呃气、腹胀。自觉食欲差、消化不良。
(5)其他。全身到处均有莫可言状的酸痛不适,如肩关节及髋关节痛,手指发胀感,不少人还可有眼球胀感等。
【体征】
与上述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称。腹部检查唯一的发现是有压痛,部位多在耻骨联合上区,或在下腹两侧有深压痛,一般来说并不厉害,甚至没有一个恒定的特别明显的压痛点。妇科检查,可发现外阴浅静脉有时充盈、怒张,子宫颈肥大、水肿,多有糜烂,常呈紫蓝色,个别还能看见充盈的小静脉。子宫多为后位,稍大或正常,可查到一侧卵巢明显增大,触痛明显,常随后倒的子宫“脱垂”在直肠子宫陷凹内相当低的地方。附件区域虽有明显的压痛,但软如海绵。检查乳房,仅可触及乳头下方有弥漫性肿丈的乳腺组织,如在经前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触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对绝犬多薮患者,即使不做盆腔静脉造影检查,也能做出正确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主要应注意和慢性盆腔炎相鉴别。本症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以下特点:
1.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孕、产史,多在某次生产或流产之后不久,便出现上述症状,但无感染史。
2.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患者诉说的症状多而严重,但妇科检查仅能发现子宫颈肥大,着紫蓝色,多有糜烂;子宫后倾于骶骨凹内;猛一触动子宫颈或触抵后穹窿,就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子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但如继续慢慢触摸则有一种软如海绵的感觉,并没有慢性附件炎所常有的增厚及硬的索条状物,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3.常伴有经前期乳房肿痛及某些神经衰弱症状。
4.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却很少妨碍怀孕。甚至有在人工流产之后而被误认为是慢性附件炎,常常是尚未经过治疗,又再次怀孕。
5.治疗效果。对既往按慢性附件炎所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患者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
6.盆腔静脉造影。诊断困难者,可借助盆腔静脉造影术,将造影剂注入子宫底部肌层内,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摄片,以了解盆腔血液流出盆腔的时间,作为一种辅助诊断。
【预防】
针对盆腔淤血症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1.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做到晚、稀、少,提倡只生一个孩子,使生殖器官不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在血管的性能上都能得到充分的恢复。宣传科学避孕方法,不要采用有害的体外排精避孕法。
2.重视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改善全身血循环。
3.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防止产后大便秘结及尿潴留,以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健康恢复与盆腔静脉的回流。
4.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提倡两侧交替侧卧位,以利于预防子宫后倾。
5.对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应开展工间操及适当的体育活动。
【治疗】治疗前,首先耍弄清病因,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轻症
患者针对有关病因,给予卫生指导,使患者对本症的形成及防治有充分的理解。如睡眠时改习惯性仰卧位为侧俯卧位;适当锻炼身体,对增进盆腔肌张力及改善盆腔循环,以及纠正便秘等多有良效。应及早治愈子宫颈糜烂,以利于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二)重症
患者有些患者病史较长,多年诊治无效。对此类患者,应首先使其对本症有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体位治疗。每日中午,晚上,坚持依次先做10余分钟的膝胸卧位,再取侧卧位休息。
(2)体育活动。从运动医学的观点来看,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快步走、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不但能增强心血管功能,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3)低盐饮食。尤其在月经中期以后,必要时可服用不需补钾的利尿剂,如环戊甲噻嗪,氨苯喋啶,氨茶碱等,也可用浓茶代替。
(4)雄激素的应用。严重乳房肿痛者,在症状出现前可服用少量甲基睾丸素。
(5)中医中药。本症宜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以上方法中,以(1)、(2)两项效果较好,且不需用药,但要使患者信服并积极执行,须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其他方法也有一定疗效。
2.手术治疗
重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能巩固或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1)近绝经期患者,可行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对阔韧带裂伤造成的重症且较年轻的患者,不需再生育者,可经腹行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筋膜修补术、直肠子宫陷凹闭合术或子宫骶韧带缩短术及输卵管结扎术。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