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尿路感染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调节生活习惯、中药辅助、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可选择温开水、淡茶等。对于合并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2、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需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能需要延长疗程。
3、调节生活习惯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长时间憋尿,每2-3小时排尿一次。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使用护垫。适度活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4、中药辅助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清热利湿类中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部分中药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或偏方。
5、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疗效,反复感染者应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保留导尿管者每2周更换导管,并评估是否可以拔除。
老年患者需注意加强营养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维持免疫力。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情况及用药时间,确保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