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抗炎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监测、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遗传易感性、感染因素触发、环境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1、免疫球蛋白: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核心治疗手段,可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常用制剂包括冻干低pH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需在住院期间规范使用。
2、阿司匹林:急性期采用高剂量阿司匹林抗炎,退热后转为低剂量抗血小板治疗。需警惕瑞氏综合征风险,替代药物可选用氯吡格雷或双嘧达莫,用药期间须监测肝功能与出血倾向。
3、冠脉监测:所有患儿须通过超声心动图定期评估冠状动脉,合并动脉瘤时需加用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严重病例可能需介入支架手术,心肌梗死风险患者需终身随访。
4、激素治疗:对免疫球蛋白无反应者可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顽固病例可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合并感染时需调整方案。
建议发病10天内开始治疗,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血管修复,疫苗接种需推迟至治疗后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