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纤维瘤通常无须治疗,若出现体积增大、疼痛或影响美观时可考虑处理。皮肤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引起,可能与外伤、蚊虫叮咬等因素有关。
多数皮肤纤维瘤生长缓慢且直径小于1厘米,表面光滑呈肤色或棕褐色,触之质地坚硬。这类瘤体通常无自觉症状,极少发生恶变,临床建议定期观察即可。患者应避免反复摩擦或刺激瘤体部位,日常注意防晒以减少色素沉着,若瘤体位于易受摩擦部位可使用柔软敷料保护。
少数情况下当瘤体短期内迅速增大超过2厘米、伴随明显压痛或表面破溃时,需警惕不典型增生可能。部分位于面部等暴露部位的瘤体可能因影响外观产生心理负担,此时可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进行治疗。特殊情况下若病理检查提示细胞活跃,需扩大切除范围并定期随访。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避免使用腐蚀性药物点涂瘤体。建议每6-12个月通过皮肤镜监测瘤体变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局部护理。出现瘙痒、出血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换药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