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导致的皮肤和眼白发黄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容易导致黄疸。轻度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适当晒太阳或使用光疗来帮助胆红素代谢。
1、新生儿黄疸的形成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胎儿时期,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生后红细胞大量分解,产生的胆红素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然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酶系统不成熟,无法高效处理胆红素,导致其在体内积累。
2、母乳性黄疸是常见原因之一。母乳中含有某些物质可能抑制胆红素的代谢,延长黄疸时间。通常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左右,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严重。可以尝试暂停母乳喂养几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
3、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类型,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持续约1-2周。这是由于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较短,分解速度较快,胆红素生成量增加,同时肝脏代谢能力有限,导致胆红素积累。
4、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引起重视。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引起。这种情况下,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5、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能促进胆红素分解,使其转化为水溶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光疗安全有效,适用于中重度黄疸患儿。
6、喂养管理对缓解黄疸有积极作用。增加喂养频率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帮助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母乳喂养的婴儿需确保有效吸吮,必要时可补充配方奶。
7、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采用换血疗法。当胆红素水平过高,存在核黄疸风险时,通过换血能迅速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神经系统损伤。这是一种高风险治疗手段,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新生儿黄疸多属于生理现象,但需密切观察其发展。家长应注意皮肤黄染的范围及程度,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病情,确保婴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