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不吃药,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规范用药,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滑膜,导致炎症和关节破坏。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持续存在,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终可能引发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长期不治疗还可能累及全身其他器官,如心脏、肺部和血管,增加并发症风险。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常用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和双氯芬酸。这些药物可以快速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和羟氯喹,能够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IL-6抑制剂,针对特定炎症因子,效果显著。
3、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和散步,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和核桃,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减轻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病情恶化。通过药物、运动和饮食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