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炎用药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膜性肾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适用于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进展较快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及电解质水平,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骨质疏松或感染。
2、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常与激素联用,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减少抗体产生。适用于激素抵抗或反复复发的病例。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预防机会性感染。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片、福辛普利钠片等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排泄。合并高血压者优先选用,但需警惕高钾血症和干咳副作用。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4、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胶囊、氯沙坦钾片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肾保护作用,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肌酐和血钾变化。
5、利尿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可缓解水肿症状,使用时需配合限盐饮食。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长期应用者应补充钾剂。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膜性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动物蛋白。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太极等温和活动。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若出现尿量减少或水肿加重应及时复诊。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