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比积0.15属于偏低水平,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或血液稀释等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血小板比积反映血小板在血液中的体积占比,正常范围通常为0.16-0.35。当数值为0.15时,轻度偏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相关,如女性月经期失血、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导致的血液稀释,或近期大量饮水后检测。这类情况通常无伴随症状,复查后数值可自行恢复。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也可能引起一过性降低。
若持续低于0.15或伴随异常表现,需考虑病理性原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因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表现为皮肤瘀点、鼻出血等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治疗。骨髓造血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需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软胶囊干预。严重感染、脾功能亢进或白血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该指标下降,需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建议增加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造血功能。若出现不明原因瘀斑、反复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并就诊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