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胀痛可能由经期不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干预。
1、经期不适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胀痛,常伴随腰酸、乏力等表现。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适量饮用姜茶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若疼痛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
2、盆腔炎细菌感染导致的盆腔炎症可能刺激子宫周围组织,引发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异常分泌物、发热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常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增生可能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胀痛,尤其在经期前后明显,可能合并排便疼痛或不孕。诊断需依靠超声或腹腔镜检查,轻症可用地屈孕酮片调节激素,中重度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建议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子宫肌瘤肌瘤压迫宫腔可能导致下腹坠胀感,伴随月经量增多或排尿异常。超声可明确肌瘤大小及位置,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增长较快或引发贫血时,可选用米非司酮片缩瘤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绝经后肌瘤通常自行萎缩。
5、卵巢囊肿囊肿扭转或破裂会引发突发性剧痛,单纯生理性囊肿多表现为隐痛。超声检查可区分囊肿性质,黄体囊肿等生理性囊肿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需行腹腔镜切除。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
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久坐压迫盆腔血液循环,经期减少剧烈运动。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三文鱼等抗炎食物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时须及时就诊,禁止擅自使用偏方或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