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1、一般治疗患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疱疹部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2、对症治疗发热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口腔溃疡疼痛明显者可用开喉剑喷雾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喷涂。严重进食困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疼痛。
3、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需早期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或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给药。普通病例可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抗病毒。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呼吸道症状明显者效果较好。
4、中医治疗风热犯肺证可用银翘散加减,湿热蕴结证选用甘露消毒丹。外治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漱口,或冰硼散吹敷口腔溃疡。推拿选取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辅助退热。
5、重症监护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收入PICU。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病毒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用具需煮沸消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无力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预防重在勤洗手、常通风,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