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肛门脱出物及排便困难等,治疗方式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便血便血是痔疮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时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内痔出血多无痛感,外痔出血可能伴随肛门疼痛。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
2、肛门疼痛肛门疼痛多见于血栓性外痔或内痔嵌顿,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突发锐痛。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排便时加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利多卡因乳膏等药物止痛。急性期可采取温水坐浴缓解症状,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3、肛门瘙痒肛门瘙痒多由痔疮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可能伴随肛周湿疹。瘙痒在夜间或出汗后加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药物止痒。保持肛周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肛门,以免加重皮肤干燥。
4、肛门脱出物肛门脱出物常见于内痔中晚期,表现为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无法回纳。脱出物可能发生嵌顿,导致剧烈疼痛和水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改善静脉回流。平时可做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每次收缩肛门5-10秒,重复10-15次。
5、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多与痔疮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刻意抑制便意有关,长期可导致便秘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软化大便。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如厕时间过长。必要时可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但不宜长期使用。
痔疮患者日常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排便,避免如厕时过度用力。注意肛门清洁,便后可用温水冲洗。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