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佝偻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增加钙摄入、日光照射、药物治疗及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遗传因素、慢性疾病或长期药物使用等原因引起。
1、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核心病因,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滴剂或胶囊进行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帮助骨骼矿化。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剂量的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3滴剂或维生素AD软胶囊。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深海鱼等。
2、增加钙摄入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患儿需保证每日充足钙摄入。母乳或配方奶是婴幼儿主要钙来源,较大儿童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含钙食物。严重缺钙时医生可能开具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但需避免与维生素D补充时间冲突。
3、日光照射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每日10-15分钟阳光暴露有助于改善维生素D缺乏。建议家长选择上午或傍晚时段,让患儿暴露面部和四肢,避免强烈日光直射。阴雨季节或高纬度地区可考虑使用医用紫外线灯辅助治疗。
4、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佝偻病,医生可能开具骨化三醇软胶囊或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合并明显骨骼畸形时需配合磷酸盐合剂纠正低磷血症。用药期间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防止维生素D过量中毒。
5、定期监测治疗期间每1-3个月需评估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骨骼X线检查可观察骨骼修复进展。对于遗留的严重骨骼畸形,待病情稳定后可能需要骨科手术矫正。家长应记录患儿饮食、用药及生长发育情况供医生参考。
佝偻病患儿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乳制品、鱼类、蛋黄等。鼓励每日户外活动但避免暴晒,冬季可适当延长日光照射时间。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多汗、夜惊、方颅等复发征兆,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避免长期使用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合并肝肾疾病等基础病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