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可通过脱离污染环境、促进代谢、药物治疗等方式加速排出。甲醛中毒主要由吸入或接触高浓度甲醛引起,通常表现为眼刺痛、咽喉灼烧感、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水肿或昏迷。
1、脱离污染环境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是处理甲醛中毒的首要措施。若衣物沾染甲醛需及时更换,并用清水冲洗皮肤。保持环境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减少持续吸入风险。轻度中毒者在脱离污染源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
2、促进代谢适量增加饮水量能加速甲醛代谢产物甲酸经尿液排出。可饮用温水或淡盐水,但需避免过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也可能帮助代谢,但严重中毒者应卧床休息。
3、氧疗支持中重度中毒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对于并发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者,可能需采用无创通气甚至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措施。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辅助甲醛代谢。
4、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氨溴索注射液可减轻呼吸道黏膜损伤,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能中和甲醛毒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用于缓解喉头水肿,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疗监护下使用。
5、血液净化极重度中毒合并多器官衰竭时可能需进行血液灌流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这些措施能直接清除血液中的甲醛和甲酸,纠正内环境紊乱。实施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存在一定治疗风险。
甲醛中毒后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血气指标,恢复期避免再次接触甲醛污染源。日常需注意新装修房屋的通风晾晒,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甲醛浓度。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解毒药物。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者建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