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通常3-7天可恢复,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治疗以补液、止泻、抗感染为主,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
1、补液治疗是急性肠胃炎的首要措施,患者因频繁呕吐和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是最常用的方法,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输液。补液不仅能缓解脱水症状,还能帮助恢复肠道功能。
2、止泻药物可有效控制腹泻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保护肠黏膜;洛哌丁胺则通过抑制肠道蠕动来减少排便次数。使用止泻药物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度抑制肠道功能。
3、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性肠胃炎,常用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肠道内的致病菌,缩短病程。但需注意,病毒性肠胃炎无需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4、饮食调理在急性肠胃炎恢复期至关重要。发病初期建议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恢复期可适量摄入易消化的蛋白质,如蒸蛋、豆腐等。
5、充分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心理放松也很重要,过度焦虑可能影响恢复。
急性肠胃炎虽常见,但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能加速恢复。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严重脱水、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可有效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