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一般不会直接传染给其他牙齿,但可能因口腔环境恶化导致相邻牙齿发生龋坏。龋齿主要是由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体引起,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邻近牙齿健康。
龋齿的发生与口腔内致龋菌群、饮食习惯及牙齿清洁程度密切相关。当一颗牙齿发生龋坏时,其表面形成的菌斑生物膜可能扩散至邻牙,尤其在牙齿排列紧密或存在食物嵌塞的情况下。致龋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降低局部pH值,使相邻牙釉质脱矿。同时,龋齿形成的窝洞容易滞留食物残渣,进一步增加其他牙齿的龋病风险。临床常见相邻两颗牙齿同时发生邻面龋的情况,但这属于继发性损害而非直接传染。
特殊情况下,婴幼儿奶瓶龋可能表现为多颗牙齿快速进展的广泛性龋坏。这是由于长期含奶瓶入睡导致致龋菌在乳牙列中大面积定植,酸性环境持续破坏牙釉质所致。唾液传播的变形链球菌可在母婴或伴侣间通过共用餐具传播,但这种传播属于细菌定植而非疾病传染。免疫缺陷患者或头颈部放疗后唾液减少者,可能出现多颗牙齿同时发生猛性龋的现象。
预防龋齿扩散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接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涂氟处理,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治疗。减少高糖饮食摄入,餐后漱口可降低口腔酸度。家长应避免用嘴试温婴幼儿食物,防止致龋菌传播。出现牙齿敏感或黑斑时尽早就诊,避免龋损扩大影响邻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