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脓血症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属于儿科急危重症。该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瘀斑、血压下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感染源为肺部感染、化脓性中耳炎、尿路感染或皮肤软组织感染。需通过血培养、炎症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抗感染、液体复苏及器官功能支持。
1、病因机制儿童脓血症多因免疫功能不完善导致病原体突破局部屏障。新生儿期以B族链球菌感染为主,婴幼儿常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学龄儿童则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吸入、皮肤破损、消化道黏膜损伤等。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留置导管儿童属于高危人群。病原体释放内毒素或外毒素会触发全身炎症级联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和微循环障碍。
2、典型症状早期表现为发热伴寒战或体温不升,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心率持续增快且与体温不成比例。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改变如嗜睡或激惹,皮肤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或瘀点瘀斑。进展期可出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尿量减少、乳酸升高等灌注不足表现。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脓毒性休克,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诊断方法确诊需满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合并明确或可疑感染源。实验室检查要求两次血培养阳性,炎症标志物如降钙素原超过2ng/ml、C反应蛋白超过80mg/L有重要参考价值。疑似病例需完善胸部X线、腹部超声等定位感染灶。新版诊断标准强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病情评估的作用,当SOFA评分≥2分时需考虑脓毒症。
4、急救治疗确诊后1小时内需启动集束化治疗,包括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ml/kg进行液体复苏,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顽固性休克需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同时要处理原发感染灶,如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脓胸、手术清创处理坏死性筋膜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可用于清除炎症介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反应。
5、预后管理存活患儿中约30%可能出现远期后遗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生长迟缓、运动协调异常等。出院后需定期评估神经发育状况,监测听力视力等感官功能。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预防感染。康复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循序渐进进行运动训练,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干预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伴精神差、皮肤花斑等表现时,须立即送往具备儿科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日常应加强手卫生管理,及时处理龋齿、中耳炎等慢性感染灶。恢复期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定期随访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远期器官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