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液清亮但出现腹痛可能与导管刺激、腹膜炎、透析液温度或酸碱度异常等因素有关。腹痛可能由导管移位、腹腔感染、透析液成分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导管位置、抗感染治疗、更换透析液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联系腹透医护人员评估处理。
导管刺激是腹透后腹痛的常见原因,导管末端可能触碰腹膜或内脏引发钝痛,通常伴随体位改变加重。医护人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导管位置,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导管深度。腹膜炎引起的腹痛多呈持续性,伴随透析液浑浊、发热,需立即留取透出液送检,确诊后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透析液温度过低或pH值异常可能刺激腹膜,引发痉挛性疼痛,需使用加温装置并将透析液pH调整至7.0-7.4范围。
少数情况下腹痛可能与肠粘连有关,既往腹部手术史患者更易发生,表现为进食后疼痛加剧,需通过腹腔镜探查确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也可导致肠绞痛,透出液电解质检测显示钾离子低于3.5mmol/L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对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腹痛,需排查罕见病因如腹膜钙化或硬化性腹膜炎,通过腹膜活检明确诊断。
日常需记录腹痛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调整透析方案。每次换液前检查透析液包装是否完好,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出现持续腹痛伴透出液性状改变时,应立即暂停腹透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腹膜功能永久性损伤。长期腹透患者建议每3个月评估腹膜转运特性,及时调整透析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