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药过后疼痛可通过冷敷、口服止痛药、保持伤口清洁、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麻醉消退后的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组织炎症反应、神经敏感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1、冷敷术后24小时内对伤口周围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组织肿胀对神经末梢的压迫,降低痛觉传导速度。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需用干净毛巾包裹防止冻伤。面部手术建议使用专用冷敷面罩。
2、口服止痛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作用于中枢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胃肠道敏感者应选择塞来昔布胶囊等COX-2抑制剂。须严格遵循医嘱剂量,避免与酒精同服。
3、保持伤口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切口,覆盖无菌敷料。感染引发的炎性介质会加剧疼痛,清洁护理可降低细菌定植风险。四肢手术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导致的胀痛。口腔手术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保持术区清洁。
4、调整体位胸腹部术后取半卧位减少切口张力,四肢手术用软枕垫高患肢。不当体位可能牵拉缝合线或压迫神经加重疼痛。腰椎麻醉后平卧6小时预防脑脊液外漏性头痛。关节置换术后保持功能位,早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活动。
5、分散注意力听音乐、深呼吸训练或观看轻松节目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抑制疼痛信号处理。儿童可使用吹泡泡游戏等互动方式转移注意力。冥想或引导性想象疗法有助于降低疼痛敏感度,减少镇痛药物需求。
术后恢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胃肠不适。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活动,如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源性镇痛物质分泌,疼痛敏感期间可尝试芳香疗法辅助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