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阴道炎通常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染。该疾病主要由阴道菌群失衡、局部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或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1、菌群失衡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导致致病菌过度繁殖,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或滥用抗生素有关。建议避免阴道灌洗,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或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
2、免疫力降低长期熬夜、压力大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削弱局部免疫力。需改善生活习惯,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医生可能推荐氟康唑胶囊、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膏等药物。
3、卫生问题穿不透气内裤、经期护理不当等易引发炎症。应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外阴,配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
4、激素变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阴道黏膜萎缩。需在医生评估后采用雌三醇乳膏局部补充激素,或口服替勃龙片改善症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性伴侣无须特殊治疗但建议同房时使用避孕套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