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形成空洞多数提示病情进展,可能由肿瘤坏死、继发感染或特殊病理类型引起,需结合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综合评估。
1、肿瘤坏死中央型肺癌阻塞支气管导致远端肺组织缺血坏死,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需通过支气管镜活检明确性质,可考虑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
2、继发感染癌性空洞易合并曲霉菌、结核杆菌等感染,表现为空洞内气液平面,需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伏立康唑等抗感染药物控制炎症。
3、鳞癌特性约10%肺鳞癌因快速生长导致中心坏死,形成偏心性空洞,伴随咯血症状,可选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
4、转移灶表现转移性肺癌空洞多呈薄壁多房性,需排查原发灶,针对原发肿瘤选择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等药物进行系统治疗。
发现肺空洞病灶应及时完善增强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期间加强优质蛋白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