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肛门外括约肌是位于肛门周围的一圈环形肌肉,主要负责控制排便和排气。肛门外括约肌的功能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当肌肉收缩时,肛门关闭,防止粪便和气体泄漏;放松时,肛门打开,允许排便或排气。肛门外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失禁或排便困难,常见原因包括神经损伤、肌肉损伤、肛周感染或手术创伤。治疗肛门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选择使用肌肉松弛剂或抗炎药物,如地西泮、布洛芬。物理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训练。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可选择括约肌修复术、括约肌成形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术。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久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肛门外括约肌健康。如果出现排便失禁或肛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肛门指检、肛管测压或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肛门外括约肌的健康对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至关重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功能障碍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