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发声、冷敷颈部、吸入蒸汽、使用药物等方式急救缓解。急性喉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用声过度、过敏反应、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急性喉炎发作时咽喉黏膜充血水肿,保持环境湿度有助于缓解干燥刺激。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或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湿润咽喉。避免饮用含糖或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黏膜炎症。若出现呼吸急促或犬吠样咳嗽,需警惕喉梗阻风险。
2、避免发声声带休息是急性喉炎的基础处理措施,须严格禁声至少48小时。即使需交流也应采用气声或文字方式,避免耳语造成声带更剧烈振动。儿童患者可通过手势、图画等方式表达需求,家长需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危重表现。
3、冷敷颈部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颈前部,每次持续10-15分钟可减轻喉部肿胀。注意避免皮肤冻伤,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该方法对过敏性或创伤性喉炎效果更显著,若出现寒战或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婴幼儿实施时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误吸。
4、吸入蒸汽将45℃左右热水倒入敞口容器,距离30厘米用口鼻交替吸入蒸汽,每日3-4次能稀释分泌物。可加入桉树油等植物精油增强抗炎效果,但哮喘患者禁用该方法。吸入后30分钟内避免外出受凉,操作时家长需防止儿童烫伤。
5、使用药物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喉炎需服用氯雷他定糖浆抗组胺,严重水肿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快速缓解喉梗阻,但须在医疗监护下进行。
急性喉炎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室内温度维持在20-24℃。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呼吸频率及声音嘶哑程度变化,若出现三凹征、口唇发绀等喉梗阻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仍须注意声带保护,避免发展为慢性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