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流鼻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冷敷鼻部、调整室内湿度、避免挖鼻、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高血压、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压迫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保持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若出血量较大,可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压迫过程中避免频繁松手查看,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2、冷敷鼻部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鼻梁及前额,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操作。冷敷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此法适用于无明显外伤的鼻腔前部出血。
3、调整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尤其在冬季或空调环境中。睡前可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预防黏膜干燥破裂。避免长时间处于粉尘多、空气污浊的环境,减少鼻腔刺激。
4、避免挖鼻纠正挖鼻孔的习惯动作,修剪指甲防止机械性损伤鼻黏膜。儿童流鼻血常见于抠鼻导致黏膜破损,家长需监督孩子保持手部清洁。若鼻腔有痂皮,可用棉签蘸取凡士林软化后轻柔清理。
5、遵医嘱使用药物反复出血需就医排查病因,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医生可能开具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收缩血管,或云南白药胶囊改善凝血功能。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日常应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增强血管弹性。冬季戴口罩保持鼻腔温湿度,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低头动作。若出血持续20分钟以上、伴随头晕或出血量超过200毫升,须立即急诊处理。中老年人频繁流鼻血需排查鼻腔肿瘤或心血管疾病。